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

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·


呼吸链·

  • 生物氧化

    有机分子在体内彻底分解为CO2与H2O
    能量逐步释放,氧化过程中 形成的还原性辅酶 提供电子传递链重新氧化
    e-沿着电子传递体转移,最终与氧结合形成H2O

  • 地点

    • 原核生物:质膜
    • 真核生物:线粒体内膜

呼吸链按电子亲和力排列


  • 氧化呼吸链
    • NADH氧化呼吸链: $ \ce{ NADH -> 复合体I -> Q -> 复合体III -> Cytc -> 复合体IV -> O_2 } $
    • FADH2氧化呼吸链: $ \ce{ FADH_2 -> 复合体II -> Q -> 复合体III -> Cytc -> 复合体IV -> O_2 } $
  • 复合体I:NADH-Q还原酶(NADH脱氢酶)(质子泵)

    850kDa >=34条多肽链

    • 辅基/辅酶
      • FMN

        $ \ce{ FMN <=>[ 2H^+ + 2e^- ] FMNH_2 } $

      • 铁硫聚簇

        有3种(Fe-S 2Fe-2S 4Fe-4S)

      • CoQ

        位于线粒体内膜,官能团:苯醌
        结合H+与e-形成半醌(CoQH)
        再结合H+与e-形成CoQH2

    • 传递过程

      复合体I中的传递过程

  • 复合体II:琥珀酸-Q还原酶

    在三羧酸循环中 琥珀酸脱氢酶在反应时 将其辅基FAD->FADH2,其后FAD将H+与e-传递给 铁硫聚簇

    • 传递过程

      复合体II中的传递过程

  • 复合体III:细胞色素还原酶

    位于线粒体内膜
    将H+与e-传递给 Cytc

    • 辅基/辅酶
      • Cytb562(bH / bK
      • Cytb566(bL / bT
      • Cytc1
      • 铁硫聚簇
    • Q循环(质子泵)
      1. $ \ce{ CoQH_2 ->[ H^+ + e^- (此时CoQH_2变为CoQH) ] (H^+泵出膜外)复合体III中的铁硫聚簇 -> Cytc_1 -> Cytc } $
        $ \ce{ CoQH ->[ H^+ + e^- (此时CoQH变为CoQ) ] (H^+泵出膜外)b_L -> b_H -> Q(此时CoQ变为CoQH) } $
      2. $ \ce{ CoQH_2 ->[ H^+ + e^- (此时CoQH_2变为CoQH) ] (H^+泵出膜外)复合体III中的铁硫聚簇 -> Cytc_1 -> Cytc } $
        $ \ce{ CoQH ->[ H^+ + e^- (此时CoQH变为CoQ) ] (H^+泵出膜外)b_L -> b_H -> QH(此时CoQH变为CoQH_2)} $
    • 传递过程

      复合体III中的传递过程

  • 细胞色素Cyt

    以 铁卟啉为辅基,电子传递蛋白质的总称

    • 血红素A
      • Cyta
      • Cyta3
    • b型血红素
      • Cytb
    • c型血红素
      • Cytc

        负责在复合体III与复合体IV之间传递电子 能溶于水 13kDa 104个残基

      • Cytc1
  • 复合体IV:细胞色素氧化酶

    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跨膜蛋白

    • 辅基
      • Cyta-CuA
      • Cyta3-CuB
    • 传递过程

      复合体IV中的传递过程


  • 呼吸链的抑制剂
    • 抑制NADH-Q还原酶
      • 鱼藤同
      • 安密妥
      • 杀粉蝶均速
    • 抑制Cytb
      • 抗霉素A
    • 抑制Cyta/Cyta3
      • CN-
      • CO
      • N3-


氧化磷酸化·

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,包括:

  • 底物水平磷酸化

    TAC中GTP的产生,EMP中PG/PA激酶催化反应中产生的ATP

  • 光合磷酸化
  • 氧化磷酸化

    呼吸链中磷酸化的过程,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


  • P/O比

    指 一对电子 经过呼吸链传递给 1/2 O2 过程中 生成的ATP数目

    • NADH + H+ 经过呼吸链 P/O比为 2.5
    • FADH2 经过呼吸链 P/O比为 1.5
  • ATP合成机制
    • 化学渗透假说

      质子泵造成的质子浓度梯度 使 H+泵出-回流,形成氧化-还原回路

    • ATP合酶(复合体V)

      回流时经过其。由F0与F1两部分组成。线粒体内膜表面的一层规则间隔排列的球粒状蛋白

      • F0

        由4种不同肽链组成,形成疏水的质子通道

      • F1

        由5种9条肽链组成,伸向基质的球状蛋白

      • 结合变换机制

        H+回流带动ATP合酶在三种构象间变换,使ADP与Pi结合生成ATP

  • 抑制剂
    • 解偶联剂

      带回H+的物质

      • DNP
      • FCCP
    •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

      作用于F0F1-ATP酶的物质

      • 双环己基碳二亚胺
      • 寡霉素
    • 离子载体抑制剂

      作用于离子载体的物质

      • 缬氨霉素
      • 短杆菌肽
  • 穿梭途径
    • 甘油-3-磷酸穿梭途径

      在线粒体外,二羟丙酮磷酸在 3-PG脱氢酶的作用下结合NADH的H 反应为 3磷酸甘油,
      3磷酸甘油渗透进入 线粒体内膜 在 3-PG脱氢酶的作用下脱下H(由FAD结合) 反应为 二羟丙酮磷酸,二羟丙酮磷酸再渗透出去参与下一轮反应。
      3磷酸甘油穿梭途径

    • 苹果酸-天冬氨酸穿梭途径

      在线粒体外,草酰乙酸在 E1的作用下结合NADH的H和H+ 反应为 苹果酸,
      苹果酸由P1转运进入 线粒体内 在 E1的作用下脱下H(由NAD+结合) 反应为 草酰乙酸,
      随后草酰乙酸和 Glu在E2的作用下 反应为天冬氨酸与α-KG
      α-KG经P1转运出 线粒体
      天冬氨酸经P2转运出线粒体
      随后天冬氨酸和 α-KG在E2的作用下 反应为草酰乙酸与Glu。下一轮反应。
      苹果酸-天冬氨酸穿梭途径

  • 调控

    当ADP作为关键物质对氧化磷酸化调节时,称为呼吸控制
    ADP含量升高时,促进氧化磷酸化产生ATP
    五种呼吸状态



考点总结及名词解释·

有待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