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PP及糖异生及糖原
PPP及糖异生及糖原·
PPP·
- 概述
- 指G生成戊糖磷酸及NADPH + H+,其后戊糖磷酸 转化为F-6-P,GAP的过程。
核心反应: $ \ce{ G-6-P + 2NADP^+ + 2H_2O -> R-5-P + 2NADPH + 2H^+ + CO_2 } $
氧化脱羧阶段
非氧化分子重排阶段
- 指G生成戊糖磷酸及NADPH + H+,其后戊糖磷酸 转化为F-6-P,GAP的过程。
-
反应过程
-
G-6-P在 G6P脱氢酶 的作用下与 NADP+ 反应为 6-P-葡糖酸内酯 | NADPH + H+
-
6-P-葡糖酸内酯在 内酯酶 的作用下与H2O 反应为 6-P-葡糖酸
-
6-P-葡糖酸在 6-P-葡糖酸脱氢酶 的作用下与 NADP+ 反应为 5-P-核酮糖 | NADPH + H+ | CO2
-
(木)戊酮糖-5-磷酸:Dxylulose-5-P
景天庚酮糖-7-磷酸: S7P
核糖-5-磷酸: R5P
赤藓丁糖-4-磷酸: E4P
-
-
总反应
- $ \ce{ 6G-6-P + 12NADP^+ + 7H_2O -> 5G-6-P + 12NADPH + 12H^+ + 6CO_2 } $
- $ \ce{ 6G-6-P + 12NADP^+ + 7H_2O -> 5G-6-P + 12NADPH + 12H^+ + 6CO_2 } $
-
意义
- 产生大量 NADPH用于提供合成物质时的还原力等
- 产生大量 磷酸核糖 等中间产物
- 与光合作用连通,实现某些单糖的转变
糖异生·
- 概述
指 丙酮酸、乳酸、甘油、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转变为糖
- 反应过程(以丙酮酸为例)
-
丙酮酸在 丙酮酸羧化酶|生物素 的作用下与 ATP | CO2 反应为 草酰乙酸 | ADP + Pi
草酰乙酸在 PEP羧激酶 的作用下与 GTP 反应为 PEP | GDP | CO2 -
F-1,6-BP在 F-1,6-BP酶I 的作用下与 H2O 反应为 F-6-P | H3PO4
-
G-6-P在 G-6-P酶 的作用下与 H2O 反应为 G | H3PO4
-
- 调控
- AMP↑ , PFK↑ , F-1,6-BP酶↓ , 糖异生关闭
柠檬酸↑ , ATP↑ , F-1,6-BP酶↑ , 糖异生加速 - 血糖↓ , 胰高血糖素↑ , ⟶ cAMP级联(这里引用一下前面酶里面的动员糖原) , ⟶ 酶蛋白磷酸化/PA激酶磷酸化 ⟶ F-2,6-BP↓ , 糖酵解↓
血糖↑ , 胰岛素↑ , F-2,6-BP↑ , PFK↑ , 糖酵解↑ - ATP↑ , Ala↑ , PA激酶↓ , EMP↓ , 乙酰CoA↗ , PA羧化酶↑ , 糖异生↑
PA激酶被F-1,6-BP活化(前馈激活)
- AMP↑ , PFK↑ , F-1,6-BP酶↓ , 糖异生关闭
- 意义
- 饥饿条件下保持血糖平衡
- 补充糖原储备
- 利于乳酸再利用
- 油料种子萌发时,脂肪酸糖异生
- 其他途径
- 乳酸再利用(cori循环)
- 乙醛酸途径(动物没有)
异柠檬酸 脱下琥珀酸 变为乙醛酸
乙醛酸在 苹果酸合酶的作用下 与乙酰CoA 反应为 苹果酸 | CoA
糖原·
- 概述
- 结构
- 作用
以 颗粒 的形式存在于 细胞质,有蛋白专司其合成讲解
有肌糖原/肝糖原
- 分解
- $ \ce{ 糖原^n + H_3PO_4 ->[糖原磷酸化酶] 糖原^{ n-1 } + G-1-P } $
- 合成
- 一般合成
G-6-P | 三磷酸鸟苷在 UDP-葡糖焦磷酸化酶 的作用下反应为 尿苷二磷酸葡糖 | PPi
UDPG在 糖原合酶的作用下 脱下UDP 连接到糖原末端 - 从头合成
引物:生糖原蛋白 上有 寡聚G(α-1,4)
其糖原供体:UDPG,接8个G残基,首位上的G与酪氨酸残基-OH连接
- 一般合成
- 调控
- 关键酶
它们都可共价修饰与变构调节
通过磷酸化与 去磷酸化在 有活性与 无活性间 转化- 糖原合酶
- 糖原磷酸化酶
- 别构调节
- $ \ce{ 糖原磷酸化酶a^{ R型 } ->[ G ][ 活性下降 ] 糖原磷酸化酶a^{ T型 } } $
- 肌糖原受肾上腺素调节,别构效应物为 AMP ATP G-6-P Ca2+
- 特点
- 受激素调节
- 级联调节效率高
- 酶促反应调节速度快
- 磷酸化与 去磷酸化后 活性变化相反
- 关键酶
考点总结及名词解释·
有待补充